对于采用粉末冶金(P/M)工艺制造的铁磁性部件,磁粉无损检测(MT)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,尤其在探查脱坯裂纹、过压分层这类典型工艺缺陷时,其灵敏度和直观性备受青睐。然而,将传统锻件或铸件的磁粉检测经验直接照搬至粉末冶金领域,往往会因忽略其材料的特殊性而导致误判或漏检。
粉末冶金件的检测策略,首先取决于其所处的工艺阶段——未烧结(生坯)还是已烧结。
粉末冶金工艺的本质决定了其产品内部存在一定比例的孔隙。这导致其密度通常在 6.5-6.8 g/cm³ 之间,显著低于传统熔炼钢铁材料的致密结构(约 7.8 g/cm³)。这个看似微小的密度差异,却对磁化过程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。
在进行周向磁化时,对于外径相同的棒状或环形件,粉末冶金件的实际导电截面积(有效断面积)要小于致密钢件。若沿用标准参数,其内部获得的磁化强度将严重不足。为了在较低的材料密度下重建与致密材料相当的磁场强度,确保漏磁场足以清晰显示缺陷,磁化电流必须进行相应补偿。工程实践表明,将磁化电流提升至致密钢件标准的 1.15 至 1.2 倍是一个可靠的调整范围。
同理,在采用线圈法进行纵向磁化时,其磁化能力由安匝数(电流与线圈匝数的乘积)决定。为了弥补因多孔性造成的磁路“折扣”,安匝数也应参照上述比例,相应上调 1.15 至 1.2 倍。
准确评估并补偿由多孔性带来的影响,是确保粉末冶金件磁粉检测信噪比与可靠性的关键。如果您在实际的粉末冶金品控流程中,对检测方法的选择或参数的设定存有疑虑,我们乐于提供专业的技术探讨。
当采用湿法磁粉检测时,载液(无论是水基还是油基)会不可避免地渗入工件的开放性孔隙中。如果对这些残留液体处理不当,将对后续工序造成灾难性后果。
这些看似细微的工艺节点,实则构成了粉末冶金件质量保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每一个参数的微调和每一个步骤的严谨执行,都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性能与寿命。
精工博研测试技术(河南)有限公司(原郑州三磨所国家磨料磨具质量检验检测中心),央企,国字头检测机构,专业的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,专业检测粉末冶金件无损检测,可靠准确。欢迎沟通交流,电话19939716636